行业动态
您当前的位置 > 行业动态 > 行业新闻
办好乡镇卫生院方便老百姓
加入日期:2015/8/25 11:38:00  查看人数: 1021   作者:admin

  “抓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,创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”是今年重庆市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核心内容。


  “这并非一个抽象概念,而是有着丰富的内涵。从设施建设、内部管理、公共卫生服务、人才队伍建设、医疗质量和安全到完善运行新机制,探索实施首诊制度,再到实行一体化管理……着力办好乡镇卫生院与重庆市广大老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。”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傅仲学表示。


  傅仲学说,近年来,重庆市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工作,按照 “保基本、强基层、建机制”的要求,加大政府资金投入,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内涵建设,激发乡镇卫生院的内生动力,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。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更安全、便利、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。
 


 

  筑牢农村基层医疗服务网络


  “现在在家里就能看病,还能定时免费体检,真的很方便。”24日,开县三汇口乡永乐村张友田大爷说,医生定期上门,他再也不用大老远跑卫生院了。


  提着药箱,行走乡村,这是三汇口乡卫生院“家庭医生”的工作常态,也是重庆市推广“家庭医生”签约服务的缩影。作为开县较偏远的一个乡镇卫生院,该院现有31名医务人员,主要负责辖区内基本医疗工作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。


  “早在去年下半年,我们就成立了5个家庭医生小组,每个小组配备一个临床医生、一个公卫医生和一个社区护士,深入到社区村落,随访治疗,以前别人找我们,现在是送医上门。”该卫生院院长王政说,在推广“家庭医生”签约服务的同时,卫生院还创新慢非病管理模式,将家庭式医生服务与慢非病体检随访有机结合。这样的模式既节约了人手,又能让慢非病人真正得到实在、满意的服务。


  据了解,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,重庆市各基层医疗机构正积极铺开“家庭医生”式服务,拓展基层卫生服务内涵,逐步担负起老百姓“健康管家”的职责。


  对农村基层医疗持续投入


  开县推行的“家庭医生”签约服务,只是重庆市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。从提高服务能力,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再到新农合和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行,一个又一个落地的政策让广大农村群众得到了实惠。


  目前,重庆市基层“县、乡镇、村”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格局已初具规模,乡镇卫生院有了准确定位——发挥枢纽作用,提供预防、保健、医疗、康复、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“六位一体”综合服务,并承担对村卫生室管理指导任务。


  据市卫生计生委基层处处长胡彬介绍,从2011年起,重庆市总投资6.6亿元,启动对342个基层医疗机构实施标准化建设,总面积达36.6万平方米,装备设备706台件。截至目前,该项目已竣工,乡镇卫生院达标率为100%。


  为广大农民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。全市乡镇卫生院均配置了X光机、B超等基本医疗设备,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。


  一系列的数据可以印证对基层持续投入带来的新变化。2014年,全市乡镇卫生院总诊疗2325.1万人次,村卫生室总诊疗3085.75万人次,再次刷新纪录。


  据悉,今年重庆市还投入1.11亿元,对1323所行政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改造,为4500所卫生室配置设备。


  同时,还有望出台《重庆市乡镇卫生院等级管理标准》,将进一步明确不同等级卫生院的功能定位和建设标准,为广大群众就医带来便利。